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
更新时间:2010-10-28      阅读:2472

10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通报了3例携带超级细菌的病例,其中1名老年携带者已经死亡,但其主要死因为晚期肺癌。

  专家提醒民众不必恐慌,超级细菌不会直接在人和人之间传播。我国建立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目前已覆盖全国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

  

  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京通报了3例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的病例。专家介绍说,这种细菌俗称超级细菌,对临床常用的大多数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它在范围内均存在,其耐药问题是性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尚未发现携带感染引起的死亡

  自8月份上报道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后,卫生部立即组织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和临床机构,开展了该耐药细菌的调查和检测。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因为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中国疾控中心疾控应急办副主任医师倪大新介绍说,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检测中,一共检出3株NDM—1基因阳性的细菌。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检出的2株细菌为屎肠球菌,菌株分离自宁夏某医院的两名新生儿粪便标本;另一株细菌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检出,为鲍曼不动杆菌,标本由福建省某医院送检,来自该医院的一名住院老年患者。

  宁夏两个病例分别为3月8日与3月11日于宁夏某县级医院出生的婴儿,均为低体重儿。两患儿均于出生后2—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1名患儿还伴有缺氧表现。随即由产科病房转入儿科病房治疗,分别在住院治疗9天和14天后*出院。

  倪大新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经随访,目前两患儿健康状况良好。屎肠球菌是人类肠道寄生的正常菌群之一,通常并不致病。两患儿虽然检测出携带耐药基因细菌,并不一定表明所患疾病是由该菌引起的。

  福建省携带NDM—1耐药基因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是一位83岁的老人,因右肺癌并胸膜转移伴右肺阻塞性肺炎、高血压、脑梗塞后遗症,5月12日入院治疗,6月1日出院,6月11日死亡。

  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黄留玉认为,鲍曼不动杆菌系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感染。该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晚期肺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对该医院其他的住院病人目前进行了抽样和采样,没有再发现有新的阳性细菌,筛查工作还在进行。

  耐药细菌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

  为掌握我国细菌耐药流行情况,2005年卫生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建立了“细菌耐药监测网”。目前,监测网已覆盖全国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教授介绍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地方的10家医院共检测了3500多株菌,包括携带NDM—1基因的菌株和国外还没有报道过携带该基因的菌株。

  浙江大学医学院肖永红教授说,耐药监测从性质来讲分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被动监测是对现有的耐药基因进行监测,每一年进行一次数据分析,可以分析耐药基因的流行趋势,但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主动监测是带着目的去搜集研究,这对于新发的耐药基因研究很有价值。zui重要的是要在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这需要国家的支持。

  肖永红说,目前,上有许多国家已经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它们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

  徐建国指出,耐药细菌是在细菌和细菌之间传播,它把有耐药性的基因传给没有耐药性基因的细菌,感染以后那种细菌才耐药,并不是在人和人之间传播。

  肖永红认为,根据检测结果,耐药细菌是*不同的两类细菌,一类是革兰氏阳性菌,一类是革兰氏阴性菌,差别很大。而且宁夏的孩子没有到过印度,也没有到过巴基斯坦,这一点是明确的。从这些特点来看,NDM—1耐药基因细菌除了印度以外,可能在包括我国也是本身就有存在的,但是现在不敢下结论。

  卫生部将力抓防控确保公众免受威胁

  近期,卫生部会同总后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专家制定下发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并于日前专门召开视频培训会议,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可能出现的携带NDM—1耐药基因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的诊疗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张建中介绍说:卫生部将根据调查数据,尽快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预防控制的相关政策,确保公众免受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威胁。

  黄留玉说,NDM—1现在是一个热点问题,对它的判断是,“忧喜参半、不容乐观”。从忧上说,从宏观看,报道发现的地区越来越多;微观上看,这个基因在细菌的质粒上,质粒在细菌间是可以广泛传播的,在细菌间有一定的扩散能力。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从已经发现含有基因的细菌中来看,仅仅局限在条件致病菌,甚至有的是非致病菌,而在一些强致病菌里,比如肠道里面的痢疾杆菌、沙门氏菌中还没有发现。

  黄留玉认为,整个情况不容乐观。耐药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微生物要生存,会和人类长期博弈,是永远结束不了的战斗。微生物要生存,必须产生一定的防御能力,耐药是其中之一。人类要健康,就要发展新的抗生素对抗耐药,这种博弈是长期的。

  肖永红介绍说,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防止应用别抗生素引起病例体内菌群失调,甚至由于别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对这类带菌者,主要是在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提高机体抵抗力。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后,使该种耐药菌自然在机体内消亡。同时,对携带者开展随访、检测,定期采集病例标本检测该菌。

  专家介绍说,由于该泛耐药菌主要是通过医院环境和医疗活动传播,医疗机构在其住院患者中一旦检出该耐药菌,应启动主动监测,采取隔离防护和消毒的强化措施,遏制或减少传播的机会。
 
 
 

电话 询价

产品目录